马边特色农产品具有独特优势,青梅、竹笋品质俱佳。由于缺乏农产品深加工,遇到行情波动时价格走低,种植户要么是“守着金山银山叫穷”,要么是“豆腐盘不成肉价钱”。
众多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入驻,将希望变成了现实。位于下溪镇山水酒业青梅果酒酿造厂即将投产,这是峨越组团帮扶的成果。2022年,峨眉山依托对口帮扶契机,投入164万元对闲置帮扶车间进行定向改造,招商引进峨眉山市峨眉仙酒业公司,落户下溪镇两河口村,建设山水酒业青梅果酒酿造厂。

“解决产业链条短、青梅销售难,贡献一家规上企业。”挂职马边彝族自治县委常委、副县长张永彪介绍道,山水酒业青梅果酒酿造厂每年消耗青梅300吨以上,产值4000万元以上,带动村集体增收25万元,提供岗位30余人,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实现持续稳定增收,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注入了不竭动力。
“让马边造农产品走出国门。”四川德顺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入驻马边后,将农产品的产业链条做得更长更宽。经过加工后的竹笋、青梅果酒、冻干桃片,成为市场上的“抢手货”。

不仅仅是竹笋、青梅、果蔬,“马边茶”走出去的步伐更加稳健。马边彝族自治县委、县政府深入挖掘“彝茶”文化底蕴,研发“彝茶”产品,发布“中国彝茶”红茶、黑茶、黄茶公共辨识标准,“马边绿茶”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22.1亿元、居全省第四位。“中国彝茶之乡”美名远播,彝茶的品牌影响力、吸引力不断提升。
从“云上福来”,到“卡莎莎”乡村度假区;从雪口山漂流,到“浮生农场”;从沉睡资产,到“凉山第一寨”;从“谷溪美村度假区”,到“乡村会客厅”,马边乡村变美景,资本回流,游人如织。
前不久,“浮生农场”接受了全省乡村文化旅游节嘉宾的检阅,受到一致好评:在这么偏僻的乡村居然有这样的农旅融合项目!
去年底,雪口山镇整合定点帮扶、对口援彝、港中旅、乐山农商银行等资金,对永兴村的村集体闲置资产改造为“彝诺小院”,将传统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,建成集采摘、休闲、观光、研学、用餐于一体的采摘园项目。
永兴村第一书记、省纪委工作人员王登鹏介绍道,浮生农场的建成,增加了村集体经济和村民的收入。村集体有租金收入,村民有流转土地的租金,还能挣到务工收入。此外,项目建设资金吸收村集体经济入股,每年按比例固定分红,可以持续壮大集体经济。现在,永兴村流转了400多亩土地,引进了6名业主入驻,建成民宿、采摘、 蔬菜基地。

“别看凤凰村偏居一偶,这里有几十亩原始的老川茶,如果将茶园改造成景区,观睡佛、品香茗,感受田园气息,定是一桩美事。”长期深耕旅游产业的张波对凤凰村的农旅融合有着自己的考虑,在做好基础设施打造的前提下,引进游客,将凤凰村打造成避暑游的绝佳之地,再将农产品变成旅游商品,村集体年收入100万元不再是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