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是,王神仙遭到了部分村民的围攻,神仙也斗不过“地头蛇”,他只得移驾别离。然而,万担坪的银子,他却无法全部带走。神仙只得用冶炼银子的24口大铁锅,罩住山丘似的银子。他一去之后,再没有回来。后来,那些罩在万担坪的银子,成了二十四座山峰,数以万计的银子,消失得无影无踪,也成了万千人的希望与梦想。
此刻,我们都心潮澎湃,站立在这充满传说与希望的万担坪峡谷的沟口,仿佛进入了梦幻世界一样。想象着传说中冶炼银子的景况,恍如隔世。我们被万担坪大峡谷神秘的传说吸引了,纷纷要求走进峡谷,探究银子的秘密,寻觅令人怦然心动的传说奇迹。
然而,背行囊的民工却极力阻止:“这大峡谷不能去!曾经有人去了,再也没走出来……”大风顶管理局的向导也附和说:“不能进去!”我们愈觉惊讶,执意要前往探究。向导带领我们,站上一个高处,指着峡谷里的道道山峰解释说:“这峡谷内,真有24座山峰,传说是神仙遗留的大铁锅罩住的银子。每座山峰的形状都十分相似,宛如诸葛亮的‘八卦阵’。进去过的人,几乎都会迷失方向。宁愿在山脊上多转一天,也不能进大峡谷冒险!”
大风顶遗留的历史杰作,激起我们无限的向往,而我们只能望而却步,只能无端遐想。或许,这也是传说的另一种延续。我们叨念着万担坪诱人的故事,在向导的坚持下,在万担坪峡谷的山脊边缘,多绕行了一天,在大风顶多住了一夜,尽享夜色风光。
万担坪的传说,仿佛美丽的歌谣,成为马边崇山峻岭里、群众心尖上,久远的希望与梦想。
在大风顶考察的五天四夜里,我们的内心始终藏着一个深切的企盼,希望获得一份珍贵的幸运,那便是在茫茫的森林里,能够有机会见一眼憨态可掬的大熊猫!
资料显示,中国独有的动物种类大熊猫,在地球上生存了800万年,被誉为动物界的“活化石”。而中国考古学考证的结果,证明了人类最早的祖先——元谋猿人,距今也不超过170万年。
我们在大风顶上考察的那些天,我脑海始终萦绕着一个有趣的问题:在大风顶茫茫的原始森林里,什么时候开始有了大熊猫?不过这问题至今无解。
然而,在马边大风顶上,至今却还流传着“熊猫仙子”的优美传说。
很久很久以前,大风顶山麓的娃子(奴隶)马黑,幼年时给奴隶主严王罗罗家放羊。马黑到了十七岁,一天,他听见林中传来一阵凄惨的尖叫。马黑循声前往,却见一只熊猫幼崽,摔伤了腿。心地善良的马黑,见熊猫幼崽十分可怜,便把它抱回了牧羊棚,给它包扎好伤口,并采集了中草药,给熊猫换药。他见熊猫幼崽体质太弱,便用羊奶喂养熊猫幼崽,挽救了熊猫的生命。马黑十分喜爱这只熊猫,他给熊猫取名“美美”。熊猫美美在马黑的精心照料下,伤口很快痊愈了。马黑便将恢复健康的熊猫美美,放归了山林。
又过了几年,马黑二十多岁了。这天,山林里走出一位袅袅婷婷的年轻姑娘。马黑一眼瞥见她,便有种十分熟悉的感觉,内心涌动着亲切和温馨,然而,他却想不起这姑娘到底是谁。姑娘却笑着告诉马黑,她叫阿西美美,居住在后山的森林里。从此,阿西美美每天准时出现在马黑面前,帮助马黑牧羊,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与接触,便很快相爱了。
然而,娃子没有自己安家(结婚)的权力。娃子要安家,必须经过主人的准允。于是,马黑与阿西美美,一起去见严王罗罗,请求同意他们成家。严王罗罗见阿西美美生得十分漂亮,立刻起了歹意,欲强行霸占阿西美美。他立即指挥家丁,强行将阿西美美关在他的屋里,择日强娶阿西美美。
晚上,阿西美美逃了出来,然而,很快被严王罗罗发现了。严王罗罗带人去追,马黑和阿西美美慌忙往山里奔逃。他们翻过了珙桐坡,又穿越了箭竹林,爬上了黄茅埂,眼前却是万丈悬崖,无路可逃。严王罗罗带领家丁,把马黑和阿西美美堵在悬崖边缘,逼迫阿西美美,跟随他回去结婚。阿西美美说:“你让我吹一曲口弦吧。”说罢,掏出口弦,吹奏了优美的旋律。声音悠扬,如泣如诉,缓缓地绵延在遥远的群山里。一会儿,数百只大熊猫、黑熊、野猪从远处飞奔过来。在场的人们,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多的野生动物,个个目瞪口呆。严王罗罗也吓傻了,慌乱命令家丁开枪。这时,阿西美美的口弦,发出了尖厉刺激的声音,随即狂风大作,呼啸狂卷,把严王罗罗和家丁全部卷下了万丈悬崖……
原来,阿西美美便是当年被马黑救了的熊猫仙子。
从此,人们便把熊猫仙子吹起大风,惩治严王罗罗的黄茅埂山,取名为“大风顶”。
远古的神话里,熊猫是一种凶猛异常的神兽,是这个地球上最早的动物之一,不知何时,变成了今天的温良恭俭,憨厚可爱。
大熊猫高贵温良、憨态可掬的形象,在人类文明进步的几千年漫长历史中,记载并不太多。马边大风顶上生活的大熊猫,一度被认是作家笔下的“丑小鸭”。
如今,大熊猫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,成为世界和平的使者。我常常想,在偏远的马边,是大风顶造就了大熊猫今日的辉煌,还是大熊猫造就了大风顶今日之闻名遐迩?
然而,大熊猫走出大风顶,走向世界的艰难历程,其传奇的色彩,却令人意想不到。
据《科学世界》杂志记载,1910年,英国人布鲁切尔夫妇到中国各地,从事动植物调查,在那个混乱动荡的时代,马边道路偏僻崎岖,土匪抢劫,险象环生。这样恶劣的区域环境,他们怎么会千里迢迢,奔赴马边,徒步上大风顶上,进行科学考察?我们找不到历史的任何记载。
扫码访问H5网页
联系方式
电话: 0833-4527206
地址: 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民建镇新建街329号
版权所有:马边彝族自治县文化馆
扫码关注官方公众号